跳到主要內容

許你美好未來、致命吸引力的CEO – 邪教股特斯拉 TSLA



這間公司的策略正確,產品有靈魂、領先時代,但是營運至今皆在擴張,至今無法獲利、甚至有付不出帳的危險。它不斷地照著自己公布的商業策略實踐,以及對未來的展望、很酷的產品、以及對CEO個人魅力的崇拜,造成了現在的股價。但是以硬體價值或是獲利能力來看,它皆沒有任何上漲的理由,是個高度受到市場情緒 (sentiment) 驅動的股票。跟幾年前比起來現在的波動度已經很小了,但是還是要提防突然的恐慌倒貨,嚴設停損點為宜。

總結:

1. 它對未來的大餅令人如痴如醉、主要產品競爭力極高而市場上沒有任何接近或相似的對手、公司策略目前正確、CEO的個人魅力等皆為優點。但公司到目前為止尚未獲利,"理性"利用公司追蹤展望與實際達成目標的人將長期不看好。

2. 公司流動比率與負債-資產比不穩定,未來完全看營收是否可支持其營運,是投資上最大的風險。

3. 近期波動度降低、整體大盤看好、短期支撐在315元左右,任何附近的價格皆是買點。長期看好。

基本面 產品競爭性


特斯拉以目前的產品線而言,是一間新能源公司。主要產品是電動車、太陽能板Solar Roof、以及家用太陽能儲電設備Powerwall。以能源公司來講,它的產品所在市場幾無競爭者,也無現有的生態鏈,一切必須從頭打造起。

它汽車產品的競爭力相信無庸置疑。其Model S車款在2013年得過最安全車輛的評價、雖然到2015年開始使用者便開始覺得它的可靠性有問題,2016年就又回到的建議。其Model X則是2016年被消費者報告 (Consumer Report)雜誌給予了負評,在2017年得到最安全車輛的評價。到2016年底為止,特斯拉在整體而言是消費者最滿意的汽車品牌之一、與PorcheAudiSubaru齊名。筆者自己的朋友試駕後,也全部都希望能夠擁有一台,並稱該車領先業界10年到15年的水準。

特斯拉新的平價車款 Model 3

太陽能板Solar Roof及電力儲存Powerwall則是提供家用太陽能的產品。Solar Roof外觀好看、有各種不同圖案能用於不同的屋頂,但似乎沒有給公寓或大樓使用的板,因此主要訴求的客層依然是住在郊區洋房的家庭。它同時具有能在使用期限內回本的優點,不過這個測試僅限美國,其他國家尚需等待測試報告。Powerwall則是已經出到第二代產品,不過其發電成本皆較向一般電力公司購電來得貴(以美國電價做比較),因此Forbes試第一代以及UBS測試第二代的報告皆認為產品在德國或澳大利亞等電費較貴、容易發展太陽能的地方較有可為之處。簡單來說,其太陽能板比較成熟,也比競爭對手優勢的地方在於美觀,但是對高階客戶應該很有效。儲電裝置尚需改善,因此購買的人亦離不開高階環保使用者。不過,該項產品面臨的是尚無競爭者的藍海,因此產品競爭力依然存在。

Solar Roof安裝於屋頂以及Powerwall安裝在屋中的情形

就品牌效果而言,TSLA曾進入過美國名聲榜當中排名73、世界汽車品牌排名21、全世界最創新公司排名3的殊榮,因此做為汽車業的產品競爭力,以及做為科技業的創新能力,特斯拉的客戶吸引力應該都相當強大。

基本面 商業策略

特斯拉的商業策略在官網上就找得到,分成2006年的第一部分,與2016年開始的部分。簡單來說依照順序可歸納如下:

1. 電動車設計及製造:高端跑車 à 中端高級房車 à 低端大眾房車
2. 太陽能發電及儲存
3. 電動車新款:卡車及公車
4. 自動駕駛及特斯拉車隊

特斯拉這種車款的分布可以涵蓋所有有交通需求的人,因此潛在的客戶是所有民間個體及需要大眾運輸的地方政府、以及需要貨運的公司。發電與儲存是獨立運作的產品(雖然也可以把太陽能發的電給電動車使用),但無論如何面對了家庭需求。至於特斯拉的車隊因使用自家的車子、也要負責維修,因此最後一部分是個偉大的理想,不過實際上可行性筆者認為不高。因此現在大家期待的,會是電動車的創新、家用太陽能的普及、以及卡車/公車的製造。整體而言,筆者認為特斯拉目前的策略是正確的,而且執行到2026年應該沒有問題,這段期間如果沒有其他風險,股價走十年多頭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上述策略中的其中第1、第2點已經完成,代表CEO Elon Musk是一個實踐諾言的人。第三點因為有過去四款成功開發出的車款,執行上應該沒有大問題。第四點的自動駕駛據第二階段的策略,已經在累積測試里程數以及反饋資料,時間會拖得比較久。但依照目前的情形看來,兩者要達成的機率都很高,尤其是在累積測試里程的時候,特斯拉或許可以開始進入獲利狀態。

基本面 財務狀況

因為特斯拉依然是一間虧錢的公司,它有沒有繼續營運下去的錢,變得至關重要。下面所使用的圖皆為華爾街日報網站上擷取而來。

現金與流動比

特斯拉現金部位, 最左資料為2016, 2015, 等等。最右邊的為趨勢,但最左為最早(2012)

特斯拉流動, 速動比

可以看到現今部位並非逐年增加,但2016之現金明顯高於其他年度。流動比雖不是歷年最好,但較去年改善,也終止了連三年的下滑趨勢。不過,流動比僅維持在稍微高於1的情形,代表其短期財務依然很吃緊,甚至有付不出錢的隱憂。

負債/資產比

特斯拉的負債/資產比

福特的負債/資產比

不意外,與流動比呈反向趨勢,去年也是終止三年情況變差的一年,而且整體而言數字與同為車廠的福特比較,也比較好。

特斯拉身為高科技車業,預期的債務/資產比應該貼近車業 (因為有製造車子的工廠等等硬體設備),但稍微好一些。以上的兩張圖皆確認了我們的假設。不過,根據特斯拉的商業策略,接下來依然有吃重的廠房建置 (生產電動卡車與巴士),因此未來兩年要想看到漂亮的資產負債表,可能不大實際,需高度堤防流動比再度小於1

基本面 獲利能力


特斯拉損益表 (部分)

可以看得出來,SG&A依然是它影響收入最大的因素 – 營收逐年成長(雖然成長率不穩定),但SG&A的費用成長更快,也證明特斯拉距離獲利依然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唯一令人欣慰的EBITDA今年轉正也不能過度樂觀,因為亦有可能曇花一現。整體的虧損較前一年為小,可是依然沒有辦法帶來任何獲利的保證。

市場情緒

膠著的特斯拉股價

特斯拉自2014年起股價便呈現膠著狀態,整個2014-20163年間,若從2014221號到20161231號來看,股價就只漲了1.95% (不過從11號開始算,也是有超過40%,平均一年11.87%,但那都只是一個月內發生的事情)2017年的上漲,主要來自於股東於11月中下通過其收購SolarCity的決策,當時UBSGoldman Sachs皆出具賣出報告,目標價(Target Price, TP)分別設定為$160$185,後來也發生特斯拉召回7000台充電器未達2016年交車目標、不過皆沒有影響廣大投資人對特斯拉的正面看法,期間除了股價至六月中時累積漲幅達110%

樂觀的情緒持續到六月中下旬結束,股價開始下跌時所伴隨的消息是租車行Avis以及Google旗下無人車公司Waymo簽訂一項無人車合約,考量到這條新聞與特斯拉營運及策略沒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這一段的下跌只能歸類為是市場情緒的調整。甚至到目前為止對其能源儲存以及將要在澳洲建立全世界最大鋰電池等正面消息都沒有辦法拉抬股價。

技術面

以技術面來看,TSLA近期在$310~$315左右有支撐,同時現在股價在季線之下,若特斯拉跟著那斯達克大盤起來,很有可能此處就是低點。如果市場情緒持續恐慌,跌破此處的支撐,下一個支撐點就是半年線$300

特斯拉在310~315元左右有支撐


特斯拉歷史波動度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筆者整理繪圖)

由上圖可以看到TSLA的波動度正來到歷史低點,約2.1%,而近一年來的最大跌幅為6/237/6-19.46%

評價與投資建議

目前電動車佔總營收91.4%,與前一年佔比97.8%相比雖下降不少,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特斯拉依然是一台銷售汽車為主的公司。不過因為這間公司尚在虧損狀態,評價的標準便是放在其商業策略的實踐程度、財務體質、以及市場的情緒。目前看來第一、第三項皆沒有大問題。第二項財務體質則是筆者最憂心、最容易被一般投資人忽略、造成的後果也最嚴重的。

筆者建議在支撐點買進持有到出現大幅度的下跌,或是公司前景不再看好,同時市場情緒反轉的時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Yahoo! Finance跟Google Finance算的Beta不一樣? – 淺談資料使用與比較的小陷阱

大家一定都知道 beta 是計算一檔股票相對於大盤的波動性大小。假如一隻股票 S 的 Beta 等於 1.3 ,則當大盤漲 1% 的時候, S 可能漲 1.3% ;大盤跌 1% 的時候, S 可能跌 1.3% 。假如 S 的 Beta 等於 0.8 ,那麼大盤漲 1% , S 可能漲 0.8% ,大盤跌 1% 、 S 可能跌 0.8% ,諸如此類。那麼,為什麼同一天的同一支股票,在 Yahoo! Finance 顯示的 Beta 跟在 Google Finance 顯示的 Beta 不同呢 ? 2017 年 11 月 13 日台積電 (TSM) 在 Yahoo! Finance(上) 與在 Google Finance(下) 網站 顯示的 Beta 。 從上圖可以看出,同樣都是台積電,在 Yahoo! Finance 上頭的 Beta 是 0.87 、但是在 Google Finance 上面變成了 0.77 。有人算錯了嗎? 不一定。根據 Beta 的定義: Cov(r 個股 , r 大盤 ) 代表個股與大盤的共異變數或協方差, Var(r 大盤 ) 是大盤的變異數或方差。很明顯地,計算 beta 需要兩列尺寸相等的序列才能算,其中一個自然是過去一段時間個股的回報,另一個是大盤過去一段時間的回報。這麼一來,這個數據就取決於三個選擇: 1)     大盤要選哪個指數?例如蘋果 AAPL 同時被納在 道瓊工業指數 、 S&P 500 指數 、以及 那斯達克Nasdaq-100 指數 當中,你在計算 AAPL 的 beta 時,大盤要用哪一個呢 ? 2)      要往以前拉多久 ? 朔往的時間如果太近,則資料數量可能不夠代表性;如果時間拉太遠,則可能沒有辦法反映現下的經濟及市場情況。 3)      每一個資料點,是選每天的報酬、每週的報酬、還是每月的報酬資料呢 ? 同樣都是取過去一年資料,日報酬可以給你 250 筆資料、週報酬可以給你 50 筆、月報酬則只有 12 筆資料。 同一檔股票,以上三個選擇只要一個不同,算出來的數字就會不一樣。根據 CFA Level II 的教材,...

波動度的計算及投資意涵

波動度 的計算方式,依照網路上或是教科書上的算法,如下 將你要計算的資產每週期的價格列出 (每週期的頻率可能是日資料, 週資料, 月資料等, 我們為了接下來參照方便,把這個叫做參數1)。可參考表格1的解釋。 計算每週期的報酬率,方法為 (價格_{週期T}-價格_{週期T-1}) / 價格_{週期T-1}。 (對照表格1,例如參數1=日,則2001/1/2日的報酬率 = (4935.28 - 4739.09) / 4739.09 = 4.1398%)我們把這些報酬率稱做 "每周期報酬率" (如表格2) 選定一個要計算波動度的週期(例如2001/12/30),選定一個計算區間(例如過去20筆資料, 或是過去1年的資料。如果是過去20筆資料,則如果採用日資料,則會使用過去20天,也就是約1個月的資料來計算)

千金難買早知道 – 不需後悔沒買SHLD

筆者有些朋友聚會的時候特別喜歡講他們沒買到什麼股票,或是什麼股票早賣了,然後一個消息放出,股價大漲而懊悔。這類敘述的格式通常是"昨天 XXX 發布OO消息、股價漲了 30% ,早知道我就不要賣了"。 這種能夠多賺但沒賺到的當然可惜,但筆者卻覺得,假如您已經做好了充分的研究與風險的評估,那您會賣出或不買一檔股票絕對是前景不吸引人、或是風險太高。這樣一來,一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本來就不在您期望的目標範圍內,又何必為了自己沒本來就不屬於你的財富而困擾呢? Sears 僅僅只是昨日( 7/20 )發布將要在 Amazon 上販賣有 Alexa 語音助理的家電之 消 息 ,因而股價開盤就從 8.68 跳到 10.40 ,大漲 19.81% ,且爆大量。看到這個消息,您後悔沒做好研究,跟著入場嗎? 雖然美國的景氣開始回溫,股市也呈現多頭狀態,但是大型的實體零售業的市場卻因為線上商店的緣故持續萎縮。 SHLD 等傳統大型零售商的應對不外乎縮減店面、增加網路商店、裁員等被動式的策略,加上 Sears 市占無法與龍頭 Wal-Mart(WMT) 比拚、價格又沒有 Target (TGT) 來得有吸引力,沒有自己特色的情況下,股價與其他類似的賣場如 JC Penny 、 Stanley Black & Decker (SWK) 一樣一直低迷不振。昨天讓 Sears 股價大漲的新聞,充其量只是多開了一條本來就有的通路(網路商店),策略上並沒有改變,對未來營收的幫助有限,這個從昨日大漲從 10 點開始便持續降低,到收盤時上漲幅度已經近幾腰斬來看,便可知道市場其他的投資人們並不買帳。 Sears與JC Penny 、 Stanley Black & Decker一樣,自2009-2010年 股市反彈後因整體環境及無法找到利基市場的策略而持續損失,造成股價連S&P 500(紅色線)都無法比得上 而身為投資人的您,在沒有內線的情況下,事前能夠得知 SHLD 會將家電搬到亞馬遜上面賣而造成股價短期大漲的機會有多少呢?或許您會說多方找尋管道銷售本來就是可預期的,但您能夠料到是昨日會漲,而在事前就部好局嗎?筆者推斷, SHLD 的大漲僅是短期,下跌趨勢依舊繼續,因此也不用為了一天沒法賭對賺 10% 而難過,畢竟勝率 80% 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