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全球最大零售商、未來還要再大一倍 –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現在透過收集全世界的中小企業來增加自己的商家數,同時透過服務海外華人與進入東南亞練習打國際市場,於此同時EBITDA依然逐年成長。等到BABA具備全世界的商家、又知道國際市場怎麼玩之後,進入美國、日本、歐洲市場,將會有比現在多幾倍的獲利可能。它的策略與交易量都明顯超越競爭對手亞馬遜,但P/E卻只有亞馬遜1/3不到。美國市場的投資人現在開始注意到這檔股票,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強烈好股票。

基本面 產品競爭性及商業策略

阿里巴巴以電子商務起家,旗下包含阿里巴巴B2B、淘寶網 (網上零售)、天貓(網上零售)等電子商務網站。1999年成立、至2012年時銷售額超過亞馬遜(AMZN)以及eBay(EBAY)之總和、2015年交易總額超過3萬億人民幣,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商。與eBayAmazon不同的是,阿里巴巴同時服務企業買主:工具機、鋼鐵等專業產品在阿里巴巴或AliExpress上面都找得到;產品工廠、經銷商、零售商都可以在此平台找到,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國際貿易從業人員需要奔波參展的困擾,是全世界第一、也是最具規模與最有名的B2B網站。

旗下的支付寶為科技金融公司,負責處理線上金流,可在線支付(Apple Pay)、話費充值、繳水電費/學費/機票、個人對個人轉帳、ATM提領現金等,為大陸兩大第三方支付公司 (另一為微信支付),也是唯一在美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7年進入巴基斯坦南韓(Kakaopay)。

雖然CEO馬雲在2014年就表示阿里巴巴希望可以進入美國與歐洲市場,但很明顯目前還沒有非常成功。根據阿里巴巴2017年投資者日的簡報,它現階段的方針是擴大使用者數、提升使用者消費增加營收、以及提供更多商務相關服務。在中國的市場以進口世界各國的產品為主(Tmall Global)包含美、日、南韓、澳大利亞、及德國。2016年新增紐西蘭2017年亦新增阿根廷巴基斯坦美國的中小企業。同時,也開拓海外華人(Tmall World)與東南亞市場東南亞市場(Lazada)。這個策略可以讓阿里巴巴一方面繼續提升營收、一方面可以藉服務海外華人練習如何拓展海外市場。當阿里巴巴收集了世界上所有地方的商品,又學習到如何服務海外客戶後,進入美國、日本、歐洲等三大市場將特別容易,獲利也將以指數型態增長。

另外,市場一直傳言旗下的螞蟻金服將上市,不過,這類的傳言從未被證實,因此尚無從評論起。以組織結構看,螞蟻金服一直以支援阿里巴巴的金流為主,其業務本身有著中國強大的使用者基礎,獲利應該不成問題,若能夠作為一企業單獨上市,應可趕上近期的金融科技(FinTech)熱潮,而享有跟PayPal (PYPL)Square (SQ)等公司齊名的機會。

基本面 財務狀況

流動比/速動比/現金比: 雖然不在2015年的高點,不過跟AMZN1.04~0.59比起來,BABA的短期債務支付能力絕對沒問題。



BABA的流動比()AMZN的流動比()

負債/資產比: 逐年下降,而且這個值已經來到AMZN的一半左右,財務體質更像是一間科技公司。


BABA的負債/資產比()AMZN的負債/資產比()

基本面 獲利能力

單就以EPS來看,BABAAMZN都不能免於時好時壞的市場波動,不過兩者的EBITDA都呈現成長趨勢,旗鼓相當,不過目前BABA P/E60.5倍,相較於AMZN192倍,BABA明顯便宜很多。至於eBay5.5倍雖然比較低,不過市場份額與競爭力實在太小,因此不例如比較。


BABAEPS()AMZNEPS()


BABAEBITDA()AMZNEBITDA()

市場情緒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的初期剛好是中國企業名聲最不好的一段時期。股價曾經一度下跌48% (20141114日至2015925)到美金60元左右,至2016年底為止也才到87塊。不過自20171月以來財報屢屢超出分析師預期的獲利能力才開始反映在股價上。雖然離低點股價已經上漲了80%以上,但目前其P/E60.5倍,相較於AMZN192倍,阿里巴巴還是一個折扣股。甚至大部分科技股從六月中開始下跌的時候,BABA僅跌到六月中,之後馬上反彈,表現優於大盤(這裡指那斯達克)

阿里巴巴2016年獲利屢破分析師預期,但股價卻是在2017年才開始明顯處於上升階段

阿里巴巴(藍)與那斯達克(紅)自201769日以來股價表現

技術面

BABAk線圖毫無懸念是個上升的趨勢。就算目前5日與10日線來回交錯,但135~140塊錢的支持卻很明顯。如果破了,下個支撐便是125左右的季線,如果覺得這個損失太大,也可將停損點設高一些,防患未然。


評價與投資建議

BABA在線上商店的戰爭當中已經贏得勝利,而它卻還沒吃下日本跟歐洲! 在未來的過程當中將有更多國家的中小企業與品牌企業與它合作,等收集到了全世界大部分的商家後,接下來就是不同市場都能透過阿里巴巴向其他國家買東西,真正達到無國界購物的情況。這個將會比亞馬遜還是以單一市場作為區分來的更宏大、更有利潤。同時,BABAP/E相較於亞馬遜來說實在低德可憐,假設BABA P/E從現在的60成長到亞馬遜一半的95,在獲利完全不用成長的情況下,股價都有58%的上漲空間,加上現在市場情緒偏多,因此強烈買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Yahoo! Finance跟Google Finance算的Beta不一樣? – 淺談資料使用與比較的小陷阱

大家一定都知道 beta 是計算一檔股票相對於大盤的波動性大小。假如一隻股票 S 的 Beta 等於 1.3 ,則當大盤漲 1% 的時候, S 可能漲 1.3% ;大盤跌 1% 的時候, S 可能跌 1.3% 。假如 S 的 Beta 等於 0.8 ,那麼大盤漲 1% , S 可能漲 0.8% ,大盤跌 1% 、 S 可能跌 0.8% ,諸如此類。那麼,為什麼同一天的同一支股票,在 Yahoo! Finance 顯示的 Beta 跟在 Google Finance 顯示的 Beta 不同呢 ? 2017 年 11 月 13 日台積電 (TSM) 在 Yahoo! Finance(上) 與在 Google Finance(下) 網站 顯示的 Beta 。 從上圖可以看出,同樣都是台積電,在 Yahoo! Finance 上頭的 Beta 是 0.87 、但是在 Google Finance 上面變成了 0.77 。有人算錯了嗎? 不一定。根據 Beta 的定義: Cov(r 個股 , r 大盤 ) 代表個股與大盤的共異變數或協方差, Var(r 大盤 ) 是大盤的變異數或方差。很明顯地,計算 beta 需要兩列尺寸相等的序列才能算,其中一個自然是過去一段時間個股的回報,另一個是大盤過去一段時間的回報。這麼一來,這個數據就取決於三個選擇: 1)     大盤要選哪個指數?例如蘋果 AAPL 同時被納在 道瓊工業指數 、 S&P 500 指數 、以及 那斯達克Nasdaq-100 指數 當中,你在計算 AAPL 的 beta 時,大盤要用哪一個呢 ? 2)      要往以前拉多久 ? 朔往的時間如果太近,則資料數量可能不夠代表性;如果時間拉太遠,則可能沒有辦法反映現下的經濟及市場情況。 3)      每一個資料點,是選每天的報酬、每週的報酬、還是每月的報酬資料呢 ? 同樣都是取過去一年資料,日報酬可以給你 250 筆資料、週報酬可以給你 50 筆、月報酬則只有 12 筆資料。 同一檔股票,以上三個選擇只要一個不同,算出來的數字就會不一樣。根據 CFA Level II 的教材,...

波動度的計算及投資意涵

波動度 的計算方式,依照網路上或是教科書上的算法,如下 將你要計算的資產每週期的價格列出 (每週期的頻率可能是日資料, 週資料, 月資料等, 我們為了接下來參照方便,把這個叫做參數1)。可參考表格1的解釋。 計算每週期的報酬率,方法為 (價格_{週期T}-價格_{週期T-1}) / 價格_{週期T-1}。 (對照表格1,例如參數1=日,則2001/1/2日的報酬率 = (4935.28 - 4739.09) / 4739.09 = 4.1398%)我們把這些報酬率稱做 "每周期報酬率" (如表格2) 選定一個要計算波動度的週期(例如2001/12/30),選定一個計算區間(例如過去20筆資料, 或是過去1年的資料。如果是過去20筆資料,則如果採用日資料,則會使用過去20天,也就是約1個月的資料來計算)

千金難買早知道 – 不需後悔沒買SHLD

筆者有些朋友聚會的時候特別喜歡講他們沒買到什麼股票,或是什麼股票早賣了,然後一個消息放出,股價大漲而懊悔。這類敘述的格式通常是"昨天 XXX 發布OO消息、股價漲了 30% ,早知道我就不要賣了"。 這種能夠多賺但沒賺到的當然可惜,但筆者卻覺得,假如您已經做好了充分的研究與風險的評估,那您會賣出或不買一檔股票絕對是前景不吸引人、或是風險太高。這樣一來,一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本來就不在您期望的目標範圍內,又何必為了自己沒本來就不屬於你的財富而困擾呢? Sears 僅僅只是昨日( 7/20 )發布將要在 Amazon 上販賣有 Alexa 語音助理的家電之 消 息 ,因而股價開盤就從 8.68 跳到 10.40 ,大漲 19.81% ,且爆大量。看到這個消息,您後悔沒做好研究,跟著入場嗎? 雖然美國的景氣開始回溫,股市也呈現多頭狀態,但是大型的實體零售業的市場卻因為線上商店的緣故持續萎縮。 SHLD 等傳統大型零售商的應對不外乎縮減店面、增加網路商店、裁員等被動式的策略,加上 Sears 市占無法與龍頭 Wal-Mart(WMT) 比拚、價格又沒有 Target (TGT) 來得有吸引力,沒有自己特色的情況下,股價與其他類似的賣場如 JC Penny 、 Stanley Black & Decker (SWK) 一樣一直低迷不振。昨天讓 Sears 股價大漲的新聞,充其量只是多開了一條本來就有的通路(網路商店),策略上並沒有改變,對未來營收的幫助有限,這個從昨日大漲從 10 點開始便持續降低,到收盤時上漲幅度已經近幾腰斬來看,便可知道市場其他的投資人們並不買帳。 Sears與JC Penny 、 Stanley Black & Decker一樣,自2009-2010年 股市反彈後因整體環境及無法找到利基市場的策略而持續損失,造成股價連S&P 500(紅色線)都無法比得上 而身為投資人的您,在沒有內線的情況下,事前能夠得知 SHLD 會將家電搬到亞馬遜上面賣而造成股價短期大漲的機會有多少呢?或許您會說多方找尋管道銷售本來就是可預期的,但您能夠料到是昨日會漲,而在事前就部好局嗎?筆者推斷, SHLD 的大漲僅是短期,下跌趨勢依舊繼續,因此也不用為了一天沒法賭對賺 10% 而難過,畢竟勝率 80% 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