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1+1
= 2、以及東西放手會因為引力而往下掉這類的事情,是完全不用證明,大家就都會同意的「事實」;照著這些事實運作,想做的事情就可以達成,違反這些事實,事情就沒法成功,一翻兩瞪眼。你很少看到兩個自稱是數學家的人爭執費馬小定理 (Fermat’s Little Theorem,講任何一個整數a的某個質數次方a^p – a 一定可以被p整除)到底是對是錯,但是你一定不陌生任何一檔股票、追蹤它的分析師對於它未來股價的看法都不盡相同,目標價很少一樣,更不用說充滿酸民與詐騙的網路討論區了。投資如果有對的方法(就像很多人以此為業,還賺了不少錢),為何大家會看法如此分歧呢?
事實上,整個投資市場的運作,必須建立在大家對市場有不同的看法。今天一家公司在外流通的股票就那麼多,你買一股、就必須有人想要在同樣的價格賣出一股,你才買得到。意思是說,你認為這家公司股價會漲、那個賣給你的人必須認為股價會跌,你們才會完成交易(雖然買賣股票的理由很多,不過應該沒有人是為了虧錢才來買股票的,因此我們可以安全假設一個人要買進股票,他勢必認為日後此股票的價格會幫他賺錢,另一個人要賣出股票,勢必認為日後這支股票對他的財富累積幫助不大),所以假如沒有跟你意見不一樣的人,股票市場就沒辦法動了。
那麼,看法相反的兩個人,一定有一個賺另外一個虧嗎?倒也不一定。假設投資人A在1月1日用10元買了XYZ的股票,到7月1日XYZ漲到15元,他覺得已經賺夠了,或是後續他覺得不看好,於是他賣出。這個時候投資人B存夠了錢,覺得XYZ很好,因此進場買入,到了12月31日,股票漲到了20元,B這個時候再賣出給另一個人。在這個年度,A跟B雖然對股票XYZ的看法不同,但是都賺到了錢 (A賺了50%、B賺了33%)。因此與期貨(futures)或選擇權(options)契約當中,一個人賺錢、他的對家(counterparty)勢必虧錢不同,股市是可以大家都賺的,只有多跟少的分別。
留言